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盐田社区银田工业区A3(A4)栋汇潮大厦2楼
电话:0755-29410823
手机:13008827711
邮箱:gct_lab@126.com
传真:0755-29410823
全国服务热线:
400-096-8018
医疗耗材CE认证
医用耗材是用于诊断、治疗、保健及康复等医疗活动的消耗性医疗器械,包含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类型。
一、CE认证的法律基础与重要性
法规依据
自2021年5月26日起,欧盟医疗器械法规(MDR,EU 2017/745)全面取代原医疗器械指令(MDD 93/42/EEC),成为医疗耗材CE认证的强制标准。
MDR对技术文档、临床评价、上市后监督等要求更严格,例如要求企业配备合规负责人(PRRC),并强化了对高风险产品的监管。
市场准入意义
CE标志是医疗耗材进入欧盟市场的“通行证”,表明产品符合欧盟安全、健康和环保要求,可自由流通于30个欧洲经济区国家。
未获得CE认证的产品可能面临海关扣留、市场下架或法律处罚。
二、医疗耗材分类与认证路径
风险分类
医疗耗材按风险等级分为四类:
I类:低风险(如手术刀、纱布),可自我声明符合性。
IIa类:中低风险(如助听器、超声设备),需公告机构(Notified Body,NB)审核技术文件。
IIb类:中高风险(如除颤器、长期植入物),需公告机构审核技术文件及抽样检测。
III类:高风险(如人工心脏瓣膜、血管支架),需公告机构全程介入,包括临床评价和上市后监督。
认证模式选择
自我声明(DOC):仅适用于I类非无菌、非测量类耗材,企业需自行编制技术文件并声明符合性。
公告机构认证:IIa、IIb、III类耗材必须通过欧盟认可的公告机构审核,颁发CE证书。
三、CE认证核心流程
准备阶段
指定欧盟授权代表(EU Representative):非欧盟企业需在欧盟境内指定授权代表,负责产品合规性监管及技术文件存档。
建立技术文件(Technical Documentation):包括产品描述、设计图纸、风险分析、生物相容性测试报告、临床评价报告(如适用)、标签说明书等。
符合性评估:根据产品分类选择认证模式,I类需自我评估,IIa/IIb/III类需公告机构审核。
测试与审核阶段
产品测试:包括生物相容性(ISO 10993)、电气安全(EN 60601-1)、性能测试等,由公告机构或指定实验室完成。
现场审核:公告机构可能对生产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(如ISO 13485认证)。
临床评价:III类及部分IIb类耗材需提供临床数据,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发证与监督阶段
颁发CE证书:通过审核后,公告机构颁发CE证书,企业可在产品上加贴CE标志。
上市后监督:企业需建立警戒系统,定期报告不良事件,技术文件需随产品改进或法规更新而更新。
年度复审:公告机构每年对获证企业进行监督审核,确保持续合规。
四、认证费用与周期
费用范围
I类耗材:自我声明成本较低,主要涉及技术文件编制费用(约1万-3万元人民币)。
IIa/IIb/III类耗材:费用因产品复杂性和测试项目而异,通常为5万-30万元人民币,包括测试费、公告机构审核费、证书费等。
公告机构选择:不同机构收费标准差异较大
认证周期
I类耗材:1-3个月(自我声明)。
IIa/IIb类耗材:3-6个月(需公告机构审核)。
III类耗材:6-12个月(涉及临床评价和复杂测试)。
影响因素:技术文件完整性、测试结果、公告机构排期等。